韦听?
本以为是某个“客人”的打火机,开门看到是听听后,满脸的谄媚顿时僵住。
随即一下子严肃了起来,连忙低声说:“你怎么又来了?”
他和妻子付出了身体灵魂的尊严,才算是扎根当地。
听听的再次到访,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。
这是很危险的事!
院子里的躺椅上,已经做好接客准备的黑莲花,看到那道娇小的身影后,也连忙站了起来。
听听没有回答打火机的话,只是抬起左手推开他,右手领着小茅台走了进来。
不明所以的小茅台,被听听带进来后,看向了站在门口的黑莲花。
下意识的问:“听姨,你带我来这边做什么?”
短短一天的时间,听听就成了孩子感觉最亲近的听姨。
只好关门的打火机,这才看到藏在听听背后的孩子。
砰!
他在听到孩子说话的声音后,只觉得心脏莫名狂跳了下。
脸色也刷地,苍白。
脑海中有个念头一闪即逝,却不敢相信。
只是瞪大眼看着听听,张大嘴却说不出一个字来。
听听也没回答孩子的问题,只是牵起了打火机那只颤抖、粗糙的右手,轻轻用力,牵着一大一小,走向了屋子门口。
此时。
也看到孩子的黑莲花,反应速度也不慢。
身躯不住的颤,早就麻木了面部神经,让她的眉梢眼角不住的哆嗦。
“外面防御等级最高,不用担心,进屋说。”
听听对黑莲花说了句,牵着一大一小,率先走进了屋子里。
呼。
听听进屋后关门,轻轻吐出一口气。
才对死死盯着孩子的打火机两口子,说:“李山岭,郑云。这个孩子叫茅台,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叫李山峰,母亲叫郑霞。更知道自己的根,远在华夏!”
李山岭和郑云——
听听低头,抬手轻抚着孩子的小脑袋。
认真地说:“茅台,他就是你爸的亲弟弟,叫李山岭。这是你妈的亲妹妹,叫郑云。快,喊叔叔,喊婶、喊小姨吧。”
她的话音未落,就听到噗通一声。
李山岭重重的跪在了地上,颤抖的手伸向了孩子,泪水瞬间满面。
其实。
根本不用听听郑重介绍,李山岭在灯下看清小茅台的样子后,就知道这就是大哥的遗腹子,自己的亲侄子了。
因为小茅台的眉宇间,有着大哥很明显的影子。
“茅台——”
郑云也跪了下来,抬手就把孩子抱在了怀里,无法控制的嘶声痛哭。
茅台长的像姐夫,那种亲人之间的血脉,却在这一刻引起了最大的共鸣,让郑云知道这孩子就是姐姐的骨肉。
被两口子用力抱在怀里的小茅台,这会儿也明白了什么。
他瞪大的双眼,迅速的被泪水灌满。
这个即便只有五岁半,却始终牢牢记住妈妈(婆婆转述)那句“我的根在华夏”的孩子,这一刻终于真切感受到了,血脉亲情的感觉。
听听受不了这种场景。
默默的走出屋子,关上门后蹲了下来,双手抱膝把头埋在了腿上。
比和平地区的十岁小孩,都要成熟的小茅台,可以自己给亲叔叔、小姨两个人讲述,他记事之后的经历。
呼。
夜风吹来。
竟然把这方天地的丑陋,吹稀了很多。
让天上的星星,看上去比以前亮了些。
足足一个小时后,房门才打开。
眼睛红红的,但却很亮的打火机,看着站起来的听听,嘴巴动了半天。
才说:“我,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话,来表达对崔先生的谢意。”
他没说谢谢听听。
因为在他的潜意识内,他们两口子和听听是一个系统,或者说是一个整体。
听听找到大哥的遗腹子,是她的职责。
崔向东可不是锦衣系统。
他帮大哥两口子找回孩子后,李山岭自然得道谢。
“他是我爸的亲兄弟,不用谢他。就算要谢,也不用说出来。”
听听抬手擦了眼角,走进了屋子。
已经坐在小椅子上的郑云,情绪尽管稳定了下来,依旧抱着孩子,满脸的怜爱。
“相信茅台,已经给你们说清楚了。”
听听干脆的说:“我也得带着孩子离开了,迟则怕暴露你们。”
嗯。
李山岭两口子即便有万般舍不得孩子,却也一起点头。
“你们这么多年来,始终没有看到小茅台。是因为在郑霞牺牲后,孩子就被白家送到了,专门培养孤儿的地方。”
听听说:“这个地方在白家内部,根本不是秘密。但他们也不会对外说,你们这些年来的努力,依旧没资格知道哪儿。”
听听说的不错。
白家每年都会“收养”大批的孤儿。
他们为孤儿提供一个场所,这个场所可不是孤儿院,而是“养蛊”之地。
就是等孩子五岁后,就不再像以前那样,每天给他们供应一日三餐。
而是三天饿两顿。
孩子们要想吃饱,就得去偷,去抢,甚至去残杀朝夕相处的同伴。
这样存活下来的孩子,就会漠视生命,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怜悯,是绝对的毒贩好苗子。
等能在这种环境下存活的孩子,长到十岁左右时,白家就会把他收到公司内。
给予亲人般的关怀——
这样可让孩子对这些“好人”,产生最直接的归属感。
甘心被他们驱使,去做任何事,甚至愿意为这些“好人”去死!
这是在养蛊,更是在培养自己的死士。
其实。
不但白家这样做,忙查家大大小小的制毒集团,都会这样培养死士。
就连康明月灭掉彩蝎后,也这样做。
康明月和白家,只有一个区别。
那就是——
白家会用这种方式,来对待所有能收到“孤儿院”的孩子。
康明月只会对“非我族类”用这种方式,却把纯正的炎黄后裔,当作干儿子来抚养。
为他们提供正常的一日三餐,让他们上学。
每天上课之前,要先大喊三遍“我是炎黄后裔”此类的话。
来增加孩子对身为炎黄后裔的骄傲,自豪感。
像她那样成为一个最纯粹的炎黄主义者。
“茅台被康明月收养后,肯定会让他姓康,并给他起了个大名。现在,他要跟我回国了。自然不能用康明月给的名字。”
听听对李山岭两口子说:“你们给他起个大名。等回去后,我就给他落户口。”
“好。”
李山岭点了点头,蹲下。
双手扶着孩子的肩膀,轻声说:“远思。从现在开始,你的大名就叫李远思。”
远思是啥意思?
茅台也许不懂,听听却秒懂。
孩子看着叔叔,重重的点了点头:“好,我叫李远思。”
“还有一件事,或者是让你们选择。”
听听又对李山峰两口子说:“远思回国后,可有两种生活方式。一种是像你们说过的那样,回到爷爷奶奶身边,和你们的儿子一起长大。我们会安排。一种就是让远思,还有你们的儿子,小哥俩都认崔向东为干爹,跟我们去青山。”